您的位置::水田农业网 >> 红鳞耳蕨

渤海粮仓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糖蜜草

时间:2022年09月15日

“渤海粮仓”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是河北省南皮县乌马营镇白坊子村农民祖辈流传的歌谣。过去,由于当地盐碱地种不了庄稼,农民们都要为来年的粮食犯愁。现在,这样的情况彻底改变了。作为“渤海…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是河北省南皮县乌马营镇白坊子村农民祖辈流传的歌谣。过去,由于当地盐碱地种不了庄稼,农民们都要为来年的粮食犯愁。 现在,这样的情况彻底改变了。作为“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示范区,白坊子村改种了中科院提供的“小偃81”小麦品种,采用了浅层地下微咸水灌溉等新的耕作技术,亩产最高达到了900斤左右,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高产田。 “渤海粮仓”工程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提出,由中科院、科技部联合相关省市实施的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年4月正式启动,为环渤海中低产田粮食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李振声院士介绍说,在环渤海低平原地区的河北、山东、辽宁、天津,有4000万亩中低产田、1000万亩盐碱荒地,如果能解决淡水资源匮乏、土壤瘠薄盐碱等问题,这些地方将具有巨大粮食增产潜力。 “渤海粮仓”工程将通过在这些地方建立示范区,研发、集成、示范推广土、肥、水、种等关键技术,大幅度提升环渤海中低产田粮食增产能力,将力争实现到2017年增粮60亿斤、到2020年增粮100亿斤的目标。 “到2020年,全国18亿亩耕地的粮食增产总量目标为1000亿斤,‘渤海粮仓’工程涵盖的500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1/36,但增产粮食却占到总量的1/10。因此,实施这一工程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李振声院士说。 为了给“渤海粮仓”工程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在长期持续攻关的基础上,研发了微咸水混灌技术、冬季咸水结冰灌溉改良技术、基于暗管排盐的雨水与咸水资源利用集成技术、土壤肥力快速提升技术等,用于改良低产田和盐碱地,并开展了应用示范。 同时,耐盐优质高产小麦、玉米品种的选育也取得了突破。李振声院士倾注多年心血选育成功的“小偃81”、“小偃60”耐盐小麦新品种在示范区的种植取得了显著增产效果。“小偃60”在河北海兴旱碱地种植亩产674斤,比当地原来的品种增产22.9%。选育的HN866玉米在南皮核心区平均亩产1125斤,比当地原来品种增产15.7%。 “我们已经突破并掌握了一批盐碱地治理、咸水灌溉和耐盐小麦新品种培育等关键技术,南皮县中低产田粮食单产已由1985年的平均每亩300斤,提高到2013年的每亩800斤。” 中科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站长刘小京研究员说。 据了解,“渤海粮仓”工程实施一年多来,已在河北、山东、辽宁、天津4地27个县市建立36个试验示范基地,总面积4万多亩,示范面积28万亩,辐射带动500余万亩。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组建了以专业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企业为主体的示范模式,初步形成科技服务、农机服务、植保服务、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并带动了种业、加工业、养殖业、有机肥产业等产业发展。”刘小京说。

南昌晚报登报电话

湖北黄金麻厂家

免托板砖机

沐足沙发

兰州实验台厂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