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水田农业网 >> 最新文章

农安天下的河南担当维西柳

时间:2022年07月29日

农安天下的河南担当

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在河南省滑县产业集聚区寺庄村麦田里作业(图片来源:农民日报)

千里沃野,万顷平畴,“中原粮仓”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版图中贡献突出,奉献巨大:

每10碗中国粮,有一碗产自河南;每4个馒头,有一个用的是河南面粉;

2013年,1.2亿亩中原耕地上收获了1142.7亿斤粮食,解决了近1亿常住人口的吃饭问题,还外调400亿斤原粮和制成品;

到2020年,为养活中国人,中国粮食总产量须比2009年增加千亿斤。为此,河南主动承诺增产300亿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龙头强劲,产业集群,“国人厨房”一词标注着河南农产品加工强省的扛鼎地位:

中国人每食用两根火腿肠,就有一根来自“双汇”,每两个速冻水饺,有一个来自“思念”,每5个汤圆,有3个来自“三全”;

小麦年加工能力占全国30%,速冻食品加工占60%,肉类加工品占全国市场份额70%;

2013年,全省3.4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上近7000家,创造了1.65万亿元营业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4强,当之无愧河南第一大支柱产业。

“三促两化”,先试先行,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城乡一体化探索经验典型:

在促进产业集聚、城乡建设、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和农民市民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探路子、攒经验,2005年起,先后确定鹤壁、济源等7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和新乡、信阳两个实验区;

2009年以来,相继规划建设郑州、开封、洛阳等16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舞钢市率先推行全覆盖、无缝隙的全民医保制度;义马市取消农村建制,涉农集中社区实现城市化管理;鹤壁市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性质差别,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公共服务。

今昔比照,河南三农发展轨迹,经验弥足珍贵;放之全国,解答三农难题的河南探索,颇具样本意义。

从历史上看,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一部中原农耕史几乎就是中国农业文明的缩略本,中国农业技术和制度的根在河南。

从现状分析,河南省情与中国国情高度相似。人口多,尤其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工作任务繁重,“四化同步”进程中,农业现代化仍是一条短腿。

中原安,天下定。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对河南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习近平指出,粮食安全、三农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之基,河南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生的战略产业,粮食安全要警钟长鸣,粮食生产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要常抓不懈。河南上上下下深有感悟:“一大优势,一张王牌”,中原要更加出彩,三农是重中之重。

如果把中原出彩比作一幅壮丽长卷,那三农强美富就是画作的灵魂所在、点睛之笔和神来之处。那么,河南的三农画卷美几许?

丰收时节,记者走访河南,行走在粮食生产核心区高标准粮田,看遍野玉米一望无际,感受中原实打实兑现1300亿斤粮食重诺;行走在现代农业产业聚集区,看世界级农产品加工企业百舸争流,感受产业集群强省富农的源源动力;行走在城乡统筹的中原城市群,看农民安居乐业、“医事”无忧,感受让进城农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的新型城镇化。

河南的三农画卷何以美如许?

一般人看来,农业比重高、财政相对穷是普遍规律,农业大省的地位往往是经济落后形成的。

河南是个例外。看经济总量,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连续9年排名全国第五,2013年一跃跨入“三万亿俱乐部”;看发展速度,今年上半年,河南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速度高出全国水平1.3个百分点。

有识则无畏。河南决策者一以贯之地认为,作为一个追求快速发展的大省,以农为本,重农惜农,不仅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更是对中原出彩之底色的精准把握。

2009年在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中,河南被赋予总量1/7的增产重托。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反复强调:“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确保粮食稳产增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是必须肩负的政治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作为“中国粮仓”,河南粮食增产、农业丰收,全国农业大局就有了基本保证。今年,河南夏粮再增产,总产达667.8亿斤。在全面深化改革开局年,经济下行压力大,国际形势复杂的背景下,大丰收的河南为全国稳粮大局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既是粮食大省的担当,也是农业大省的韬略。河南省省长谢伏瞻说:“粮食生产既是河南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担当,也是河南整体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

还有一种说法,河南农民多,耕地广,作为农业大省“自然而然”。

确实,“粮食生产是河南的‘王牌’,是河南的优势所在,也是适合河南实际情况的。”副省长王铁认为,这张“王牌”有实力、有威力、有魅力,更有潜力。

河南种粮自然条件好、生产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尤其农民种粮情结深,精耕细作水平高,更是粮食生产的文化底蕴优势。长达数千年的种粮史上,“农本”文化代代相传,已经在河南人民骨子里烙上了深深的基因记忆。

然而,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河南人均不足一亩二分地,不仅养活了自己,也让更多中国人吃上河南粮;十余年精心培育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在素重耕稼之域打造出农产品加工高地;背负着6000多万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梦想,中原负重前行、戮力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

河南的农业大省地位,是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在科学规划基础上扎扎实实打拼出来的。

今日河南之发展,手握三大国家级战略规划——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动力强劲。三大战略虽各有侧重,但基础均离不开粮食生产、农业基石。

在《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中,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第一条即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而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更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主动谋划并向中央争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建设规划。

2008年6月底,经过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河南向党中央、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加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探索建立国家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机制的请示》和《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

蹄疾而步稳。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获批为国家级战略后,2010年9月,河南省紧接着发布《关于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年度目标,量化主要作物增产目标,明确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和市县的建设责任。

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处于农业农村发展转折转型关键时期的河南,城乡关系、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农村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对于这些变化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河南的决策者总能从积极的视角来看待当前三农发展所面临的复杂形势,视之为“快乐的烦恼”——

这是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必然结果,是积极的趋势,也是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重点抓好粮食生产、现代农业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三个方面——河南三农跃升的制胜之道已然十分明晰。

八方辐辏,九州通衢,中原大地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托;今日河南,三农在中原崛起的整体格局中展现出更加强劲和坚实的支撑力,不仅中原出彩的基础保障愈加稳固,而且更成为其中最亮丽、最动人的篇章。

编辑:解骅

长春YAW-3000C伺服压力试验机

长春WDS-5万能试验机厂家

济南磨损试验机

100吨锚杆试验机

江苏电子材料试验机WDS-10M价格

友情链接